爬楼梯每次都撞到最里面
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勇于作為??《爬楼梯每次都撞到最里面》??可見,人民當家做主的實現與黨的領導是分不開的,具體而言,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離不開執政黨權力的健康行使,公民權利的保障離不開對執政黨權力的確認與規范。因此,確認與規范執政黨的權力對公民權利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賈平凹說,新時代給文藝創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始終不變的,是文藝工作者發自內心的真誠。,在繼承這些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當代學者應承擔一些新時代的使命。一是繼承“歐美文學中國化”這一寶貴思路與經驗,避免對當下現實問題過于隔膜,喪失焦點與主體意識。當代歐美文學研究具有很強的“主義”傾向,目前一些青年學者熱衷于現當代作家研究,向國人介紹現代、后現代的時髦理論和充斥著性、暴力、荒誕和消極因素的作品,熱衷后現代推崇的相對性、碎片化、“去意識形態”,這容易助長新自由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此,我們要敢于發聲亮劍,堅決予以批駁,并引導青年學者樹立正確立場,保持清醒意識,全面客觀地認識世界,勇于承擔時代重任。此外,歐美文學研究應該幫助中國了解外國國情,特別是認識歐美重要國家各個發展階段的歷史、政治和經濟狀況,以及形成他們今天國策的歷史、宗教、哲學等理論和實踐的背景,從而為我國制定最有效的國際方針提供參考。二是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文學批評話語,服務于建設文化強國的發展目標。中國的歐美文學批評體系的建設,也應始終與中國先進文化的產生、發展和演進相關聯。應盡量減少學術話語的平移現象,避免被歐美后現代學術話語中邊緣與中心的假象所迷惑(如英美的學術熱點對英美學術界來講符合它們的國家話語體系建設),中國學界更不應滿足于成為西方理論消費國的角色,而是要按照自己的需要吸收甚至改寫西方學術話語,為國際學界提供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學術話語。一方面,在理論體系建設方面,應深刻認識當代社會政治自身的復雜性,以及文學與社會政治之間的復雜關聯。另一方面,雖然重新把握文學與政治的適當尺度、堅持歷史與美學的統一,及方法多樣化的主張是當代歐美文學中國化進程的題中應有之義,但要特別防范將本土視角矮化為“狹隘的民族主義”;應處理好“原初的歐美文學”與“歐美文學中國化”之間的關系,避免拋開主體觀念與文本客體之間構成的歷史語境來談歐美文學的成敗得失。
城市演出市場不僅要“吃飽喝足”,而且要賺得“盆滿缽滿”,這離不開三個基本要素:城市發展定位的前瞻性、藝術工作者的使命感、公共文化服務的責任感。2017年被稱為“中國嘻哈元年”,這說明中國文化夠包容,也夠開放。遺憾的是,戲劇類綜藝節目未曾將2017年帶動成“中國演出元年”??偠灾?,該掏錢的要掏錢、該引導的要引導,演出這個行業更要爭口氣,以海納百川的氣度、日新月異的作為,真正讓市場火起來。,面對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要,當務之急是擴大供給,提供更多高品質、符合群眾需要的文化藝術資源。以故宮博物院為例,盡管目前的藏品展覽增長了一倍,從過去的七八千件增至一萬七八千件,但也僅僅展出了故宮全部藏品的1%左右。故宮99%的珍貴藏品仍然只能沉睡在庫房里,無緣與大眾見面。如何把豐富的文物資源、文化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以多種形式和途徑滿足人們的文化生活需要,是文化界面臨的緊迫課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新時代對中國話語的國際傳播提出了新要求,我們必須觀照中國社會歷史現實,解讀中國實踐,構建契合改革發展大勢的話語體系,創新話語表達方式,提高話語實踐效果兌現性,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不斷增強中國話語的感召力、影響力。,中國這幾十年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曾幾何時,吃飯要糧票,穿衣要布票,物資常短缺,到處供不應求、捉襟見肘,“一窮二白”揮之難去?,F在,大家普遍感到生活好了,但同時情況變了,要求高了,不滿也多了。很多問題不在于“不足”,而在于“不精”和“不均”。曾經全民“大煉鋼鐵”,到處掛著“為實現年產800萬噸鋼的宏偉目標奮斗”的大標語。今天呢?不顯山不露水,2015年我國的鋼產量就已基本達到“800萬噸鋼”的100倍,但精鋼卻還需大量進口。隨著社會發展進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水漲船高,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在過去極不平凡的五年中,我國以文化自信為根基,抓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工程、鑄魂工程,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24個字”的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叫響并得到踐行,評選表彰第四屆、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共116人,推出各行各業的“最美人物”,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制定印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方案》,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有力推進,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評選表彰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區)34個、文明村鎮1159個、文明單位2242個和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300個。以文化自信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以核心價值觀建設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我們在實踐中不斷豐富文化自信內涵,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成風化人的價值引領作用,彰顯了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精神追求。,在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各少數民族歷史上創造的30多種傳統文字及其豐富文獻,與漢字、漢文文獻相映生輝,是一筆十分寶貴的財富。民族文字文獻是中華民族發展歷史和文化創造的直接記錄和見證。如春秋時期壯傣民族《越人歌》、漢代藏緬民族《白狼王歌》、北朝時期鮮卑人《敕勒歌》,都是關于各民族先民繁衍生息的歷史檔案。邊疆民族地區的史地人文缺乏漢文記載,民族文字文獻的價值就更加凸顯。如成書于14世紀的藏文《紅史》,可與漢文史料相互印證,充分證明了西藏是我國版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豐富的各民族歷史文獻,雄辯地說明我國的歷史和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共同歷史記憶。
一般人會覺得,先秦有法家是毫無疑問的。但是,胡適卻對此持否定的態度,他說:“古代本沒有什么‘法家’……孔子的正名論,老子的天道論,墨家的法的觀念,都是中國法理學的基本觀念。故我以為中國古代只有法理學,只有法治的學說,并無所謂‘法家’。”胡適所說的古代,就是先秦時代。我們查先秦時代的著作,確實未見與儒家、墨家等相提并論的所謂“法家”的說法。例如,《孟子·告子下》記載:“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這里所說的“法家”,肯定不是與儒家、墨家等相提并論的作為一個學派的“法家”。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把它解釋為“法度之世臣”,與之相提并論的是“輔弼之賢士”。,文學走勢受到各種因素、各種力量推導。在文學創作領域,創作主體的追求至關重要。創作主體受到社會生活與文化環境影響,再加上生產傳播過程中市場因素、傳媒因素強力介入與借題發揮,使得創作走向和文學態勢在各種力量糾合與對沖中,呈現出豐繁又混沌的景象,甚至偏離原本的目標,出現各種各樣傾斜。
非遺的多樣功能決定其具有歷史、文化、精神、科學、審美、和諧、教育和經濟等多方面價值,價值累積形成文脈,以非遺文化形態呈現。,古人把辛棄疾尊稱為“文中之虎”“詞中之龍”。事實上,相比其“膾炙士林之口”的詞作,當時士林更激賞他“卓犖奇材,疏通遠識,經綸事業,有股肱王室之心”。以歷史的眼光來看,辛棄疾是一位文武全才的英雄。他富有政治軍事才能,青年時代就有組建義軍、襲營擒叛、號召歸宋等壯舉,所寫《美芹十論》《九議》等政論文都極具見地。他在多年擔任地方大員期間,不僅有愛民之善政,而且積極籌建軍隊。但由于“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他終生未得重用,三度罷官,閑居廿載,乃自號稼軒居士,最終赍志而歿。其詞集《稼軒詞》存詞620多首,為兩宋之冠,名篇佳句眾多,主要內容即抒發愛國抗敵之熱情,唱出了時代精神的最強音。其詞取法婉約、豪放兩派,詞調、題材無所不備,語言熔鑄經史百家、前代詩詞文賦及口語,寫景抒情、敘事議論有機融合,使“以詩為詞”的“蘇辛詞派”“豪放派”蔚為大宗,而且集宋詞之大成。
【編輯:洛敏】
相關新聞
- 引領新常態,必須有拼勁兒 2023-01-09 12:29
- 反腐高壓下政商如何“相敬如賓”? 2023-01-09 12:03
- 馬克思主義安全觀 創新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2023-01-09 12:27
- 巡視“利劍”作用彰顯 2023-01-09 12:21
- 全面深化改革是漸進改革的必然結果 2023-01-09 11:54
相關新發布
- 第三方評估應保持“超脫性” 2023-01-09 12:29
- “四個全面”——實現中國夢之“四維” 2023-01-09 12:07
- 腐敗家族化困局待解 2023-01-09 12:10
- 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2023-01-09 12:07
- 如何認識與鏟除“山頭主義” 2023-01-09 12:17